《半夜鸡叫》成了语文教科书里的课文,很多人对此记忆犹新,堪称中国特色的文化深入人心。
1948年1月的辽东省复县(现辽宁省瓦房店市),周春富只是2月初之前在土改运动中被打死的众多地(主)富(农)之一,并无太特别之处。在瓦房店市和辽宁省档案馆内,甚至找不到他的名字。没有人会预见到,他身后将被冠以“周扒皮”的绰号,永远活在“万恶旧社会”的暗角,接受鞭尸。 这个变化发生在周春富被打死4年之后。在其家乡复县闫店乡和平村,一个叫高玉宝的文艺战士,结合席卷全国的“诉苦”运动主题,写了一本畅销一时的《高玉宝》,宣称周春富生前被唤作“周扒皮”,以阴险狡诈长于剥削著称,最经典表现是,半夜跑到鸡圈学鸡叫,然后以天亮为名让佣工早起干活。“半夜鸡叫”的典故,曾长期占据语文教科书,成为毛泽东时代学生们大脑海马体内永难消失的记忆。
高玉宝编造的一个子无虚有的故事把周富春一家害的家破人亡。
其实真实的原因大家都懂,那个“与人斗其乐无穷,踩着他人往上爬”的年代,不仅仅是文学需要“创作”而是ZZ上更需要说谎。高玉宝这样的作家,那是在埋汰中国文化,只能算是混乱的年代劣质文化孵化出来的ZZ小丑。
所谓的“半夜鸡叫”也只不过是文学杜撰,不符合现实,也不符合科学。
有不少作者撰文指出,无论从农学、动物学和当时农村普遍租佃关系的史实来看,这些细节都与事实相悖。公鸡啼鸣一般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必须是成年公鸡,二是必须自然光感刺激。辽宁南部农村锄地一般在小满、芒种至夏至季节进行,日出时间是早上4 时 28 分。黎明出现在日出前一个小时,亦即早上3 时 30 多分钟,太阳微弱的辐射光即可对鸡的视觉发生刺激,产生啼鸣条件反射。但这时的光线很弱,人的视觉还不能对物体的细小特征进行识别。所以在半夜三更(即午夜 12时),在一片漆黑条件下,更不能从事田间操作了。就算是把长工赶到黑灯瞎火的庄稼地里,也只能是要长工换个地方继续睡觉。
阵亡的一瞬间 :可拉倒吧,根本不现实,我家是农村的,养过鸡。当年我还小,听过这个故事后也半夜去学过鸡叫,根本就没用。楼上已经有人说过了,鸡有自己的生物钟,根本不按着别人模仿的声音来.
“黄店屯村的孔庆祥回忆,‘有一年我在到黑龙江的火车上,正好遇见高玉宝,我问,大舅,有半夜鸡叫这回事吗?他没吭声,说是这是文学创作的艺术性问题。然后又说,咱们这儿没有,不代表全国其它地方就没有。’”(杜兴:《〈半夜鸡叫〉地主原型周扒皮其实是厚道人》
从上述引文可知,高玉宝有如下认识——
一、半夜鸡叫这回事,“咱们这儿没有”,也就是说,所谓的周扒皮“半夜鸡叫”,是不存在的。
二、半夜鸡叫这回事,“是文学创作的艺术性问题”,也就是说,所谓的周扒皮“半夜鸡叫”,只是艺术虚构,仍是说实际并不存在。
三、半夜鸡叫这回事,“咱们这儿没有,不代表全国其它地方就没有”,也就是说,虽然周扒皮“半夜鸡叫”为假,但全国其他地方可能有。
而至今为止,全国任何地方都没有类似周扒皮“半夜鸡叫”的报道,因此,应当实事求是地说,半夜鸡叫这回事,不但“咱们这儿没有”,而且“全国其它地方”也没有。
上一篇:国民党还有一个重大战役失败:上海整顿金融 下一篇: 武侠世界的价值观和当代法律的以暴制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