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论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理论体系或系统,它也是一个哲学概念,就是关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用“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方法论是普遍适用于各门具体社会科学并起指导作用的范畴、原则、理论、方法和手段的总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著作中经常提到方法论这个概念。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观点认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或者说这一方法论认为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而不是某个人、某几个人。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劳动者。
生产关系是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生产关系这个世界无法存在,因此生产关系实际决定世界文明,影响世界历史的进程。所一作为劳动者的人民群众决定了历史的发展,创造了我们今天的世界历史。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认为人类社会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归根结底,都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特征,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们,把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结合起来,阐明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是千百万人民群众的事业,从而指出,无产阶级政党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把群众团结在自己周围,领导群众夺取胜利。
工人阶级是中国最先进的现代化生产力的主力军和最先进的生产关系的代表。在旧中国,工人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处于社会的最底层,所受的剥削和压迫比中国其他任何阶级都要沉重,并且同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群众保持着天然的联系。这种阶级地位决定了中国工人阶级必须将自己的解放同其他劳动群众的解放紧密联系在一起,必须把解放一切受剥削、受压迫的阶级作为解放自己的前提条件。ZhongGong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理所当然地要反映和代表全体中国人民的利益,每一个党员和干部也理所当然地要把实现和维护全体中国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其次,这是由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的。ZhongGong是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大力支持,党就不可能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不可能完成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项任务,创造出辉煌的业绩。
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表现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就是广大人民群众还是个别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 历史唯物主义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反对历史唯心主义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观点。
在哲学史上,在谁是历史的创造者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和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又称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则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前提出发,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物质资料生产者的历史。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主要是强调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的伟大作用。具体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和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上的作用,掌握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要求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把人民群众以及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都充分发挥出来,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不断在发展的基础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必须抓紧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夯实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简答之,生产力的水平不是取决于个别人或集团,它是社会大多数人生产能力和物质生活水平的综合。人民群众正是这样的一个群体,由此推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最终推动力,其在历史进步中的作用是决定性的,也可以说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这种认识的现实意义就是明白了历史的决定力,在行政中可以更好的发展生产,避免主观妄动。
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大力支持,党就不可能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不可能完成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项任务,创造出辉煌的业绩。